第三十五章 文涛的阳谋-《豪门恩仇录》


    第(3/3)页

    万乔儿心中寒凉,突然冲去卧室,把自己关在卧室里。

    董浩敲门,万乔儿死活不开门。

    董浩坐到了深夜,担心万乔儿怀孕了心情起伏太大,就站在卧室门口说了声:“我先回去了,你吃点儿东西。”然后他离开了。

    董浩40多了,他从小父母离异,让他对婚姻和家庭很抗拒。像拖油瓶一样跟母亲嫁到董家,他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父亲这个角色让他更抗拒,他不懂父爱,万乔儿的话让他感觉自己要做父亲了,他想把全身都缩回壳里,躲避起来。

    他和姜玉坤的资本公司,得到了某IT巨鳄某想集团的注资,最近很忙。他刚好可以借机躲避万乔儿。只是嘴上承诺了万乔儿会对她和孩子负责,希望她好好的。具体怎么负责他没想好。

    余继光新的创业得到了全国的响应。他通过媒体发布《余氏企业创业元老声明》,支持以余氏企业创业团队为核心骨干所创立的光鲜乳业继续抢占国内乳酸饮品市场。

    因为余继光的四大生产基地被托管。光鲜乳业,只负责品牌运营,全部代工生产。余氏产业原高管班子中的大部分成员均已加盟,其中包括原总经理和前销售副总,他们将在光鲜乳业分别独当一面。

    余继光表示:“这次元老们再次创业,主要是为了余氏企业下岗的职工,余氏企业原来有上万名员工,现在已只剩下2000多了。”

    余继光的大张旗鼓,振奋人心的再创业,让光科乳业士气更加低落了。

    文涛也及时跳出来对媒体发表声明:“光科乳业经营正常,不惧竞争。” 说明了光科乳业去年的经营业绩不错,还曾出资赞助了光山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一度出现问题的现金流,也将会因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而得到改善。

    但文涛这种模糊的说法不能掩盖光科乳业经营管理的失败。按照之前余氏企业的财务核算,年销售10亿元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光科奶业实际经营状况只能造成新的负债。

    事实上,光科乳业从5月份开始,由于流动资金不充足,所托管的四个余氏企业的生产基地均未正常开工。今年几年连2亿的销售额都完成不了,去年还有5亿的销售。

    不过文涛已经不在乎销售额了,他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让余氏企业快速破产的问题。

    其实在年初1月份,光科奶业与京城和沪上两家投资公司签下协议,引进民营资本控股后,文涛就着手变更法律手续。

    光科乳业是光山市政府为托管余氏企业而成立的全资国有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初始股东为国资委投资公司和光科集团。文涛在与京城和沪上两家投资公司签下协议后,将光科乳业注册资本变更为3200万元,股东一栏中,除了光科集团和国资委投资公司外,新增加了京城和沪上两家企业。

    京城和沪上那两家公司,是文涛的企业。他文涛成为光科乳业最大的大股东。

    这样文涛完成了光科乳业从成立之初的全资国企变成了文涛控股的企业了。他的民营企业家的梦想已经迈出第一步。

    至于协议所签署的京城和沪上这两家企业初步约定的5亿投资额。文涛可以先变卖余氏资产。当初五个生产基地的投资额每个都在6亿以上。京城的生产基地投资9亿,而光山生产基地投资额在8亿。

    文涛可以折价售卖一部分余氏四大生产基地先进的生产设备。然后用这些资金作为光科乳业的战略投资资金。余氏破产后,余氏剩下的资产也都是他的了,他就可以用之前变卖的资金来继续运作剩余资产产生销售。

    他文涛将彻底取代余继光,成为一个伟大的民营企业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