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转过头来的徐凤年平静地看着谢西陲淡然道: “你问了我五个问题,但其核心都在于北莽必然从离阳西线南下。 但若是北莽走的是东线呢?” 东线? 这问题的答案谢西陲同样想过了,所以面对徐凤年的反问他只是平静地回道: “那么北凉将迎来百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好机会。 北凉之劫也将变换为北凉之机。 但……这一点除了我这个局外人看得明白以外,离阳也看得十分清楚。 所以这些年里离阳一直往东线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 堪称离阳兵力之最的两辽,拥有数名名将坐镇的两辽……这铁桶一般的东线是北莽百万大军都难以轻易撼动的防线。 因此北莽只要不是失心疯,那么西线一直得不到补充,实际兵力早已不足三十万的北凉铁骑才会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殿下觉得呢?” 谢西陲对于局势的分析可以说很准确了。 这一切如果没有徐凤年插手,那么最终北莽会在东西线间权衡之下选择以西线北凉作为突破口。 那么北凉要么投降背上叛国的名号,要么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用血肉为离阳挡下这北莽百万大军。 这便是北凉未来之劫。 可既然知晓北凉未来有劫,徐凤年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呢? 所以现在面对谢西陲的再次询问,徐凤年依旧表现的十分云淡风轻: “你说的没错,可凭什么明眼人都能瞧出来的事北凉却只能坐以待毙呢? 换句话说,既知墙塌,你也不离不去,眼睁睁看着墙将你压死吗? 谢西陲,换你是北凉的掌权人,你会如此吗?” 谢西陲全身一震,陷入了默然。 趋利避害乃是人之本能。 北凉既然明白离阳从始至终都希望将其宛如一块腐肉般割去,那么北凉只会眼睁睁的看着屠刀落在脖颈上吗? 当然不可能! 那么在这期间,北凉做了什么?! 或者说眼前的这位北凉世子殿下做了什么?! 若是换他谢西陲掌权北凉,那么他定然会跟北莽拟好协议绝不做离阳的炮灰! 所以,如今的北凉已经跟北莽暗中有了交易吗? 意识到这一点的谢西陲猛然抬头看向了对面那个笑意吟吟的北凉世子殿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