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圣教-《南唐学霸图鉴》
第(3/3)页
若是她口若悬河无所不知,皇上会对她心生警觉,想着姓何的太鬼精了莫不是要搞事情。若她一问三不知,皇上又会觉得这贵妃莫不是个头发长见识短一天到晚只会绣花的傻子,以后就不爱同她说话了。
所以她进宫以来一直秉持一个原则:皇帝不问,她就不提;皇帝问了,她就略懂。
于是她针对这个问题想了想,答道:“听说去年收成不好,国库征粮怕是不够吧?”
“四成。”皇帝比了个手势,重复道:“只收上来四成。百姓手里实在没有余粮,也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
何贵妃给他捶了捶腿,只叹气不发表见解,本以为这个话题就此混过去了,又听他问:“那爱妃又可知,圣教收了多少粮?”
何贵妃适时摇头,这次是真不知道。
“十万三千五百石。”皇帝自己答道,说完带着几分自嘲的语气补充:“比国库的还多。”
何贵妃知道此时应该问:“那是为何?”
皇帝咳了两声,解释道:“圣教的地多,又都是旱涝保收的良田。”
“旱涝保收,应该多亏了天神庇护吧。”何贵妃感叹。
“许是吧。”
皇帝刚才心情还可以,说完便郁结难舒地阖上眼帘,不说话了,心里怄着一股怨气,如果撒出来的话能把嘴边的须髯都吹起来。
他知道祖上之所以能顺利打下现在的江山,与三清教的相助有脱不开的干系。彼时正值乱世,征战不休,但是大江南北都传言,张将军的部下有天师金符护体,刀枪不入,刚勇异常。行军打仗时,天师还能呼风唤雨。张家军在天师的帮助下一路摧城拔寨。
这是对敌人。
对治下百姓,三清教则广开道场,传授世人摆脱尘世苦痛,修道得渡成仙之法。
因为那是一个乱世,百姓苦不堪言,觉得这套说法极有诱惑力。一时间,皈依圣教的人数不胜数,三清教比张家军更得民心。于是开国太祖便奉了三清教为国教,尊三清教天师或圣女为国师,以求依靠圣教的神力庇护社稷,祈福禳灾,安抚百姓。
从那以后,三清教的发展便更加昌盛。其教义成了国中所有人认识世间万物的基础,教中分布于各地的神庙独占大片土地,土地上的一切税赋均归圣教所有,朝廷不得染指。
可是教中才要养多少人,光是百姓上供的香火钱就够了。朝廷每年又是兴修水利又是赈济灾民又是给百官开支的,又是一笔多大的开销?更何况那些教义似乎并不是真理,他早有怀疑。每每想到这些他心里就感到失衡,攥着衾被的手又捏紧了几分。
何贵妃嫁给眼前这个男人十余年,从他登基便陪伴在他左右,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有时候觉得他脾气温和,勤政爱民,是个好夫君也是个好帝王,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完全看不透他。比如他刚才说的这番话,她就不能明白其中深意。
但之前说过,何贵妃是个聪明人,能看出来皇上病得是越来越重了。虽然自从皇长子夭折之后,太子之位一直悬而不决——但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她又没有儿子,她需要的是皇帝。他多活一天,她才能多享一天荣华。因此她暗自下定决心,下次派人偷偷去国师那儿求张安身养命、诸厄并除的符咒,瞒着他贴在寝宫里,再求点研成粉末的仙丹好了。
何贵妃看着皇帝的背影,无奈地叹气,真是弄不明白,这人怎么老了老了,还闹上小儿脾气,不爱吃药了呢?国师的丹药,多好的东西啊,她没病都想吃点,好美容养颜,青春常驻呢。
第(3/3)页